top of page

施政報告中的「中醫 優勢病種」 究竟優勢在哪裡?
施政報告中的「中醫優勢病種」 究竟優勢在哪裡?用一劑方藥就可以治愈世間疾病固然是每一位醫師的宏願,我希望透過每一次的分享可以將博大精深的中醫藥文化以輕鬆有趣的方式傳播,同大家一齊探索在生活中處處可見的中醫藥趣聞.最近特首在施政報告中提出,擴展中西協作服務的病種,由2014的三種(中風、痛症和癌症)推展至呼吸道疾病,膝關節炎等的病種.你又是否知道什麼是「中醫優勢病種」,優勢又在什麼地方呢? 國務院辦公廳早前印發關於《「十四五」中醫藥發展規劃》中明確指出中醫優勢病種包括有骨傷、兒科、皮膚科、婦科、心腦血管疾病、腎病、腫瘤等等,分類細數其實已經接近過百種的病種.而其最大的優勢莫過是普羅大眾最關心的治療成效.以中風而言,根據一項中西結合治療缺血性中風的臨床療效分析為例,單純西醫組別治療有效率為56.66%,中西結合組別治療有效率為91.66%.評定療效的指標固然就是最常見的中風後遺症症狀,例如偏癱程度、語言對答及生活自理能力等.除此之外,中醫治療亦可以減緩臨床治療中帶來的藥物不良反應(如便秘、失眠或嘔心等),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水平,同時治療成本相對亦較低.推動香港中西結合的過程中,政府致力解決協調溝通、法律制度及基礎建設等帶來的問題,但現時中西協作的服務仍是需要市民自行選擇是否參與,因此中醫藥知識的普及程度就成為了推動的要點.中醫優勢病種或中西結合治療的數據和研究比比皆是,這始終需要我們業界同仁共同努力普及.我認為中西結合治療始終會有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而對於香港市民而言,多一個治療的選擇定是百利而無一害的.
*文章轉載至《龍週》-龍聲音
*文章由一劑中醫診所原創
bottom of page